外科 内科 妇产科 儿科 皮肤性病科 耳鼻咽喉科 肿瘤科 精神科 医疗美容科 中医科 口腔科 眼科 营养科 传染科 康复医学科 药剂科 医学影像科 麻醉科 急诊医学科 运动医学诊疗中心 风湿免疫关节矫形科 骨科 骨坏死与关节重建病区 颈椎病区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关于助眠的药物分了很多类,但是一定要分析失眠的原因,如果是原发性的失眠没有任何因素,情绪也好、家里、周围、单位也没有事,这种情况只是单一的失眠,通过一些运动锻炼,再用一些药物就可以了。安眠药分新型的或传统的,像安定、苏拉安定、罗拉、阿普唑仑、氯硝西泮都属于传统的药物,一般安眠药使用不能超过四周,而且在用的过程中,用量要逐渐的减少,超过四周会有上瘾的可能。 还有一些助眠的药物,可以改善情绪同时有镇静作用,比如曲唑酮、米氮平、阿米替林、多虑平等,既能缓解情绪又有镇静作用,又没有依赖,但一定要在精神科的医生及指导下合理用药,防止药物滥用。
孕妇怀孕以后机体发生变化,同时心理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尤其对一些初产妇,心理和生理发生变化以后容易出现一些情绪不稳定、睡眠不足,所以要进行一些产前的检查、胎儿的监护,让孕妇保持情绪的稳静。 如果孕妇失眠,可以进行放松训练、清淡饮食、做一些散步运动,这样可以缓解失眠,如果失眠很严重,会考虑药物治疗,但是镇静催眠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胎儿引起一些影响,所以一般医生都会尽量避免用药。但是如果患者失眠已经影响了胎儿,可以用一些新型的助眠的药物,帮助孕妇的身体和胎儿的健康。
每个人每天晚上的睡眠大概是5到7个周期,一个周期大概是90分钟,先是浅睡眠,再是深睡眠,然后接下来再到第二个快速睡眠。睡眠能够缓解精力和体力,但是梦境一般发生在一些浅睡眠中,所以患者可以记起来。 如果遇到不失眠但是梦多的患者,除了通过运动、锻炼、放松以外,还可以适当用一些中成药,比如养血安神的药物让患者的睡眠深一些,这样他的梦境就会少一些。如果患者梦境特别多,可以选择用一些助眠的药,比如地西泮、安定、舒乐安定等,但只是临时用,不能长期用。
饮食方面需要避免辛辣的食物,还有不要饮酒、喝茶、喝咖啡,要吃一些利于消化、清淡的食物。晚上这顿饭不要吃得太饱、太油腻,可以吃一些水果,还有牛奶,这些食物都对睡眠可能会有一些帮助。 除了清淡饮食以外,还要注意情绪的调节,不要过分关注、过分担心,要顺其自然,比如有些老年人会刻意要求自己的睡眠一定要保证6、7个小时,这是做不到的,所以除了清淡饮食、运动锻炼之外,心态的调整也非常关键。
首先一定要到医院的睡眠科或者精神科找医生来进行分析,然后制定专业的治疗方案。除了对患者的失眠要进行病因学的分析以外,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生活习惯,比如避免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抽烟、喝酒、喝茶、喝咖啡等兴奋性的食物,也要尽量避免。 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睡不着,所以通过喝酒来让自己睡着,这是非常错误的方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失眠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用药物化解情绪,改善原发疾病,可以选择一些没有依赖的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积极运动锻炼,调整心态。
失眠要分析患者病因,一定要找到失眠的原因,有些事外界不良事件,那么就要尽量的去化解、去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果是由于躯体疾病,比如牙痛、咳嗽、拉肚子,那么要积极的去治疗这些原发疾病。 如果是心理疾病引起的失眠,那么要用一些抗精神病的药物、抗抑郁药、抗躁狂药、抗焦虑药来治疗,改善精神病性症状,使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失眠改善。对失眠的治疗,简单的说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还有一些运动训练放松的办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失眠常见于好多疾病,首先有器质性疾病,比如牙痛导致的晚上睡不着,还有拉肚子、躯体不舒服导致的失眠。第二大类就是心理疾病,也就是所谓的精神类疾病,精神类疾病的失眠发生率很高,大概90%的抑郁症都有失眠症状,80%~90%的焦虑症也有失眠,另外精神分裂症也会伴有失眠。
睡眠不好会引起体力或精力的变化,比如说彻夜不眠,第二天肯定会疲乏、困倦、记不住东西 、看不见一些事情并且效率低下,整个人会萎靡不振、烦躁、易怒或者不高兴,同时体力上会出现慌、热、麻,总是无力状态,疲乏、困倦、没精神。 每人每晚6到8个小时的睡眠就能够保证第二天的工作,研究实验显示72小时的睡眠剥夺实验会使人的精神处于一个崩溃的状态。
失眠多梦叫睡眠障碍,在我们国家非常多见,大概占人群当中30%~40%,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大部分是老年人,因为人体睡眠的需要量和年龄呈负相关,年龄越大睡眠的需要量越少,而年龄越小睡眠的需要量越大。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熬夜玩手机,时间长了会引起精力、体力、情绪,然后影响到学习和工作。 老年人的睡眠需要量是越来越减少的,有些老年人包括有一些焦虑性人格的人苛求自己必须睡7、8个小时,但其实5、6个小时就可以了,这是不合适的。大部分的失眠常常见于心理因素、精神类疾病,比如抑郁症,不仅有失眠还有多梦的症状,白天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平稳一些,梦境就能少一些,如果压力过大、容易紧张、情绪不稳定,晚上睡不好觉梦境就比较多。
记忆力减退、记忆力差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如果是老年人出现记忆力下降的情况,应该是一种机能的退化,有可能属于正常的范畴内,如果记忆力退化的太过严重,比如说表现为类似遗忘的症状,刚发生的事情立刻就记不住了,那就要高度怀疑病人是不是有器质性的病变了,比如老年痴呆、脑萎缩或高血压引起的脑梗等疾病。 如果是年轻人出现了记忆力的下降,通过排查一些器质性的疾病,如果没有发现有器质性的疾病,就要高度怀疑是不是心理疾病的症状,比如抑郁状态或者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