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妇产科 儿科 皮肤性病科 耳鼻咽喉科 肿瘤科 精神科 医疗美容科 中医科 口腔科 眼科 营养科 传染科 康复医学科 药剂科 医学影像科 麻醉科 急诊医学科 运动医学诊疗中心 风湿免疫关节矫形科 骨科 骨坏死与关节重建病区 颈椎病区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般慢性咽炎不会癌变,但是慢性喉炎,特别是喉的声带白斑病,对于长期大量抽烟、喝酒的人,可能会导致癌变,所以对于有慢性喉炎症状的人,比如说声音嘶哑,咽部持续的异物感,应该引起重视。如果症状持续时间比较长,就应该到医院去做检查,最主要的还是要改变生活习惯,戒除不良的诱因,不要抽烟,少喝酒,这是非常重要的。
鼻癌最主要的症状是鼻腔出血,早期鼻腔间歇性地少量出血,中期大量出血,晚期致死性大出血;第二个症状是鼻塞,早期间歇性地轻微鼻塞,以单侧为主,晚期,鼻塞会由间歇性变为持续性,由单侧变为双侧,由不完全性变成完全性鼻塞。第三个症状是鼻肿瘤会向其它部位生长,比如肿瘤侵蚀到血管,引起出血,侵蚀到神经会引起疼痛、嗅觉减退,侵犯到眼部引起眼球突出、视力减退。
扁桃体是一个免疫器官,对于儿童来说,它有很强大的防御功能,但是它也会受到各种病毒、细菌的侵害,扁桃体功能正常的时候,可以把病毒、细菌挡住,防止病原微生物进入到下呼吸道,继而引起喉炎,甚至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如果扁桃体反复受到病毒或者细菌的感染,扁桃体本身也会出现化脓性的感染,扁桃体化脓是一个比较严重的上呼吸道的感染,可以引起很多的合并症。
理论上来讲,喉咙有痰和癌症之间没有关系,有些人喉咙里未必是真的有痰,而是咽喉部的异物感,这种情况应该引起警惕,当然也有单纯的咽异感症,这样的患者,当注意力集中到嗓子的时候,就会觉得症状加重,当转移注意力时就会缓解;第二是这个患者干活的时候症状就会减轻,闲下来症状就会加重。第三,这个异物感位置常常不固定,它有游走性,这些多数都是咽部异物感造成的,一般来说都不是肿瘤引起的;但喉咙有很明显的异物感时,活动、吃饭的时候,症状会加重,吃饭的时候有阻挡感,并且异物感没有游走性,可能是肿瘤造成的。
鼻腔堵塞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鼻炎引起的鼻腔阻塞,比如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等。另外,肿瘤性疾病也会引起鼻腔堵塞,生长发育过程中鼻腔的异常发育,比如说鼻中隔长偏了,这些也会引起鼻腔阻塞,还有精神心理性因素,这类病人常常觉得鼻腔堵塞得很厉害,但检查结果是鼻腔通气功能都是非常好的。针对不同的病因引起的鼻腔堵塞,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流鼻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鼻腔黏膜干燥发炎,导致鼻腔黏膜破损,进而引起鼻腔的血管破裂而出现的鼻出血,这种鼻出血的治疗需要去除病因,比如避免吸入过度干燥的空气、避免在过度寒冷或者过度高温的环境下久待,注意戴口罩。但是鼻腔的肿瘤,早期也会表现出流鼻血,开始是鼻涕里带血,逐渐发展为鼻腔大量出血,甚至导致出血性休克,因此中老年人出现鼻血时,应及时就医,儿童出现鼻出血,要警惕鼻腔异物。
儿童鼻子不通气,首先要考虑是不是鼻炎,除了鼻炎以外,还要考虑是不是鼻腔腺样体肥大导致的,腺样体是鼻腔的一个组织,腺样体肥大是一个很严重的疾病,它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体格发育、听觉、听力、情志记忆力等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儿童的情感、记忆力、学习等方面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因此如果宝宝出现鼻塞,特别是到晚上,经常张口呼吸,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判断是鼻炎还是腺样体肥大,假如有腺样体肥大,要进行相对的干预治疗,甚至于需要做手术把腺样体切除。
耳廓有收集声音的作用,这个声音经过耳廓的收集,进入到外耳道,通过外耳道、鼓膜、中耳,然后再传到内耳、大脑,如果患者感觉到耳朵堵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外耳道或者中耳出现问题。最常见的问题是由耳耵聍引起的,也就是耳屎,它一般是由于耳洞皮肤出油,积在耳朵里形成的,耳耵聍堵塞耳道,就会有闭塞感,出现这种情况,不要自己掏耳朵,应该去医院让医生处理。
如果医生建议一个成年人做扁桃体切除,首先要权衡利害,觉得利大于弊,才会提出切除扁桃体的治疗方案。经常有患者觉得切了扁桃体以后,会导致自己免疫功能下降,但其实在成年以后,扁桃体的细胞免疫已经逐渐被体液免疫系统所取代,从免疫功能的损害这个角度来讲,是可以不去考虑的。而当医生建议切除扁桃体时,就说明患者已经有扁桃体切除的明显的适应症,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积极的把扁桃体切除,以免发展为慢性扁桃体炎引起合并症。
鼻腔干燥的主要原因是外界的空气过于寒冷、过于干燥或者温度过高而导致的,鼻腔干燥只有一小部分患者是由于干燥性鼻炎或者萎缩性鼻炎造成的,绝大多数患者鼻腔干燥都是由于外界的因素造成的。缓解鼻腔干燥的好办法就是患者要改变自己周边的环境,比如特别冷的时候要戴口罩,进入特别干燥的环境要多喝水,经常使用鼻腔保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