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妇产科 儿科 皮肤性病科 耳鼻咽喉科 肿瘤科 精神科 医疗美容科 中医科 口腔科 眼科 营养科 传染科 康复医学科 药剂科 医学影像科 麻醉科 急诊医学科 运动医学诊疗中心 风湿免疫关节矫形科 骨科 骨坏死与关节重建病区 颈椎病区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四维B超是对胎儿的结构进行系统性的筛查,包括颅脑结构,心脏结构及腹腔结构。在筛查心脏的时候,主要是观察心脏有没有大的畸形以及血管异常,有些时候一些比较小的先天性心脏病,例如比较小的室间隔缺损或者房间隔缺损,通过四维B超可能无法诊断。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因为四维B超筛查胎儿主要是排除致死性的畸形,有些轻微的先心病并不会影响胎儿的生命以及后期的生长发育。想进一步检查胎儿有没有先心病需要继续做胎儿的心脏彩超。
宝宝先心病的七大症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宝宝在出生后可能会出现口唇、鼻尖以及甲床青紫的现象;2、宝宝很容易疲劳,体质较差,尤其在活动后可能会出现气促的现象;3、有可能会导致发育迟缓;四、听诊时会发现心脏有杂音;5、心力衰竭;6、宝宝很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经常感冒;7、部分先心病的患儿还有可能会伴有其他的先天畸形。先心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因此在宝宝出生后一定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是否患有先心病。
心脏瓣膜的疾病一般包括瓣膜的狭窄和关闭不全。心脏瓣膜手术一般是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年纪,瓣膜的情况,选择安全创伤小的,恢复比较快的手术方式。手术的方式也要根据疾病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有传统的开胸手术,这样的手术创伤性是比较大的,还有就是介入,胸腔镜瓣膜置换手术。
瓣膜性心脏病的治疗措施包括:如果瓣膜病变较小,通常不需要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只需要观察即可。然而,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应服用适当的药物,以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如果瓣膜疾病严重,主要采用两种治疗方法。一种是微创介入治疗,如球囊扩张和主动脉瓣置换。当不适合介入治疗时,应考虑手术开胸进行瓣膜置换。
心脏瓣膜病的结构改变大致分为狭窄和关闭不全。1、狭窄:指瓣膜张开的幅度不够,造成进入下一个心腔的血液减少,包括二尖瓣狭窄、三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2、关闭不全:指瓣膜关的不严,造成部分血液返流,包括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心脏瓣膜病原则上是能治好的。因为瓣膜坏掉,相当于屋子的门坏掉了,只要把门修好就可以了,修不好,换一个新门就可以了,这就叫心脏瓣膜病的治愈。但并不是从根本上治愈,以风湿性瓣膜病为例,如果瓣膜换掉以后,周围心肌的纤维化不解决,病人还是会出现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所以心脏瓣膜病是综合治疗,原则上讲,瓣膜的狭窄和关闭不全可以立即治愈,而远期存活还需要以后的药物治疗。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轻症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的,应该选择药物,降低心脏的负担,稳定血压,血糖,血液粘稠度,如果有明显的功能性障碍,临床最直接的治疗方法就是采取手术进行瓣膜置换术,临床上引起这一种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的原因,多数是由于风湿性的心脏病,或者是先天性的心脏发育不完善。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最主要见于一些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对于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的患者,早期轻度的关闭不全,一般不会引起很明显的症状,可以定期复查,如果出现了症状,那就需要治疗。
换瓣膜后和正常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换瓣膜后身体相对而言会比较虚弱。平时要多休息,避免情绪出现剧烈波动,而且还需要遵医嘱服用抗血栓的药物治疗,其它和正常人区别不大。
心脏瓣膜手术风险大不大,是需要根据情况来看的。 心脏瓣膜手术有两种,分别是心脏瓣膜修复术和心脏瓣膜置换术。如果患者心脏瓣膜损伤不是很严重的话,只需要进行修复就能得到改善,一般来说风险是不大的。如果瓣膜修复手术不能够满足患者身体需求,则需要考虑换瓣手术了,风险会骤然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