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血常规表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大多数人遭受病毒感染后,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往往是正常的,可能会略有下降,而淋巴细胞略有增加,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略低于正常,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一般无特殊变化。然而,某些特殊病毒引起的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的日本脑炎病毒和汉坦病毒,可能会导致白细胞增多,甚至“白血病样”表现,与细菌感染相似,早期识别也很困难。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炎症。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冠状病毒,感染后,首先患者的核酸检测会呈阳性,部分患者还会有发热、乏力,甚至呼吸困难等表现。患者还可出现实验室改变,如血常规中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偏低、肝酶升高、心肌酶升高等。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常开的辅助检查项目,也是住院患者和体检患者必备的检查项目。大多数单核细胞对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反应,但对病毒感染的敏感性更强。当患者被病毒或细菌感染时,单核细胞有增加的趋势,但也有一些没有任何症状的人在体检时单核细胞增多,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血常规检查也需要结合患者的一些基本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其具体的临床意义不能只靠一个指标来确定。
胃肠感冒可口服抗病毒药物,根据相关症状给予对症药物。胃肠感冒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有些人会并发混合细菌感染,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上腹胀、反酸、烧心、恶心呕吐,有些人会出现腹痛、腹泻,以及鼻塞、流鼻涕、喉咙痛、头痛等呼吸系统症状。如果胃肠感冒,可以测试一下血常规,看看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可以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果合并细菌感染,也可以口服头孢菌素治疗。发烧的话可以退烧药或者口服退烧药。如果有明显的呕吐和恶心,可以口服维生素B6或多潘立酮来停止呕吐,具体用药咨询医生。
咳嗽发烧可能是病毒,也可能是细菌。病毒和细菌都会引起咳嗽和发烧。因此,当患者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建议改善C反应蛋白、血常规、降钙素原、病毒抗体、胸片、支原体抗体等相关检查。病毒感染患者白细胞一般正常或低于正常,淋巴细胞可升高或低于正常,单核细胞一般升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一般正常。如果患者确诊为病毒感染,可以使用清热解毒或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马齿苋等。具体用药咨询医生。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正常成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绝对值为(0.8~4)×10^9/L,血常规里淋巴细胞比例偏高,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病毒里面最多的是EB病毒、巨细胞病毒和汉坦病毒,感染性疾病导致,病毒性感染如麻疹,水痘等是导致患者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最常见的原因。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很多,跟偏高的幅度有关系。急慢性的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常常表现为淋巴比例的偏高。
病毒感冒和细菌感冒的区别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细菌性感冒是细菌炎症感染引起的感冒。毒性感冒是病毒入侵机体而引起的感冒,通常病毒性感冒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总数不会升高。而且在症状表现上,病毒性感冒起病较急,病势较重。
病毒感染的血常规特征是白细胞正常或减少,主要是淋巴细胞计数,这是病毒感染的典型血常规。并非所有病毒感染的血常规检查都是一样的,如流行性出血热,它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但患者会有明显的白细胞增多,所以综合分析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肺部感染是很常见的临床表现,它的形成绝大部分是病毒性感染、细菌感染,它的临床表现一般是表现为干咳嗽、咳嗽痰多、发热等,干咳嗽情况如果严重是有咳嗽出血的现象出现。此时病患可以被认为是急性支气管炎,可以前往医院进行肺脏CT检查、血常规化验,互相配合使用药物进行抗感染药物治疗。
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形式没有明显差异。一般情况下,细菌性发热和病毒性发热的临床区别通常取决于儿童的临床表现和三项常规检查的结果。例如,儿童呼吸道的病毒感染通常具有明显的卡他性症状,如打喷嚏和流鼻涕。
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