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妇产科 儿科 皮肤性病科 耳鼻咽喉科 肿瘤科 精神科 医疗美容科 中医科 口腔科 眼科 营养科 传染科 康复医学科 药剂科 医学影像科 麻醉科 急诊医学科 运动医学诊疗中心 风湿免疫关节矫形科 骨科 骨坏死与关节重建病区 颈椎病区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心肌酶是用来辅助诊断心肌梗死的检查指标。如果患者的心肌酶升高,通常提示可能存在心肌坏死的可能。一般而言,心肌酶谱中包含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及CKMB等项目,其中,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是心肌酶谱中特异性的指标。心梗后2-4小时,肌酸激酶及同工酶就会逐渐升高,24-36小时到达高峰,3-5天就可以恢复正常。同工酶对心梗的灵敏度比较高。除了急性心肌梗死,其他类型的心脏损伤,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脏手术等也会造成其升高。
如果患者是由于血压较高导致的心衰,那么这种情况如果进行了积极的治疗,通常不会影响到患者的寿命。如果患者是由于急性的心肌梗死诱发的急性心衰,那么这种情况如果说处理及时的话,心衰也能够得到纠正,通常也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但如果说患者是由于原发性心肌病,心腔结构扩大而导致出现的心衰,那么这种情况下,患者的寿命超过五年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也就只有50%左右。
心衰通常包括左心衰还有右心衰。左心衰的病人通常以呼吸困难的表现为主,包括各种程度的呼吸困难,其中有劳累性的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及严重的肺水肿等。右心衰的病人通常会有瘀血、水肿的情况,会出现恶心、呕吐、双下肢的水肿及腹腔积液、少尿等症状。无论是左心衰还是右心衰,病人都会表现为周身乏力、心悸、胸闷等,如果病人合并严重心律失常,会表现出低血压。一旦表现出右心衰时,左心衰的症状会相对缓解或减轻。
在临床中,心跳过快是由于许多原因导致的,例如说甲亢可以导致心悸、心跳过快,压力过大、情绪紧张也会导致心跳加快。有一些人也会存在先天性心跳加快的情况。如果病人的心率超过100次,那就是心动过速。如果患者有心动过速的情况,并且有明显的心悸不适的症状,就要积极的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然后进行对症治疗。建议患者多休息,不可以过度的劳累,另外可以自我观察,是否伴有身体其他的不适症状,如头晕、贫血等情况。
心跳超过了100,已经超过了正常的界线,那就要看看超过了多少,如果只是高了一点,那么问题不大。如果已经到了130、140以上,那就有问题了,需要到医院去做心电图。心动过速有几个有可能,有的是生理性的心动过速,比如说由于劳累、紧张、运动、发烧等导致的,通常问题不大。有的是病理性心动过速,比如说室上速、室速、房颤,这种就需要干预了,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才能明确。
如果患者有心律不齐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可以使用的药物包含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等阻滞钠通道的药物,也可以使用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使用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心律不齐比较严重,那么患者可能要通过导管消融或是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同时伴有心动过速等异常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心脏电复律治疗。平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心律不齐加重。
通常情况下,心率的正常范围是60-100BPM,是正常人在静息的状态下以及安静的环境中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但是由于每个人年龄、性别或是其他生理性的因素影响,心率会有所差异,新生儿的心率会稍微快一些,通常在120-140BPM之间,老年人的心率会较慢一些,通常在55-60BPM,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日常生活中应该戒烟限酒,避免在睡前饮浓茶,还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保持乐观的心态。
如果患者有心跳加快、心慌的表现,既可能会见于生理性的情况,也可能会见于病理性的情况。如果患者在运动的时候或是运动之后,或是喝浓茶、咖啡,就可能会引起心跳增快的情况。当心跳超过100次/分,就会感觉到心慌。这种时候通过休息之后,过一段时间心跳就可能会正常。如果患者有一些病理的情况,如贫血、甲亢或是感染、发热,也会伴有心跳的增快,需要警惕,应该尽快去就近的医院做心电图,通过治疗原发病改善。
如果患者诊断有窦性心动过缓,通常不属于疾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正常人的心跳范围是每分钟60~100BPM,如果心跳低于60BPM,则称为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尽管心跳小于60BPM,但是心电图检查会发现电传导是由窦房结发出的,也就是正常的心脏起搏点引起的心脏跳动,而且患者不会有太多的表现,如胸闷、头晕、眼前发黑、全身乏力等,多见于有长期运动习惯的人、在静息状态下出现,患者并不需要治疗,也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检查。
如果病人有心悸的情况,通常会出现心慌、气短、四肢无力、出虚汗以及呼吸急促等症状,并且此类症状会在病人过度劳累或是剧烈运动后加重一些。如果病人的病情较为严重,那么还可能会伴有呼吸困难的表现。心悸一般是因为存在病理性疾病而导致的,如窦性心动过速、房颤、贫血或是甲亢等,病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改善心脏功能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平时要尽量避免过度的劳累。